北京中设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公告日期2014-5-22
一、前言
(一)总经理承诺:本报告是北京中设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记载,报告覆盖了公司从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全部业务范围,其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误导性陈述,本人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
感谢您阅读北京中设认证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便于您的阅读我们对本报告做以下说明:
本报告覆盖了北京中设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全部业务范围。
本报告披露信息时间范围: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涉及的相关数据是全年的)。
本报告是公司第三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依据《国家认证认可条例》、CC01-201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编制。
(二)公司的社会责任:
1、社会责任战略:逐步建立健全与内控体系相融合的社会责任体系,提升认证质量,保证认证有效性
2、社会责任方针: 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3、社会责任目标:公正、客观、科学、规范、诚信
4、社会责任价值理念:责任、诚信
二、公司概况
(一)公司历史沿革
北京中设认证服务有限公司于一九九四年由原建设部主管部门批准成立。二OO五年改制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及公司技术管理骨干持股的有限公司。
公司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和认证培训机构。“中设”作为国际认可论坛质量管理体系多边承认协议成员认可的认证机构,所颁发的带有认可标志的认证证书在全球协议成员国范围内得到承认。
公司20年的认证工作运行,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认证和培训网络,可同时向客户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内审员培训服务。“中设”的认证工作团队成员,绝大多数来自于建设行业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组织。“中设”的客户涉及工程建设行业以及机械轻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交通铁路等行业的工程建设领域。目前公司己发展成为以工程建设行业为主的专业型认证机构。
(二)公司股本变化情况
公司股金总额400万人民币。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公司高、中层管理者和部分骨干人员持股。年内股东及其持股份额没有变化。
(三)公司认证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QMS)23个大类;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ECEQMS)28大类中的15个小类;环境管理体系(EMS)10个大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23个大类。
(四)发证数量:
QMS 730 张、 EC9000 89张 、EMS 281张、OHSMS 277张,合计 1377 张。
(五)人力资源情况:
1、公司在聘专职人员 54 人(包括无坐席专职审核员18人)。其中:审核人员 41 人、专职管理人员 13 人。详见以下列表:
审核员级别
体系类别 高级审核员(人) 审核员(人) 实习审核员(人) 合计
质量管理体系 26 15 0 41
环境管理体系 16 18 2 36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16 1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6 17 22 55
2、兼职审核员(共 123人)体系类别、审核级别情况统计:
审核员级别
体系类别 高级
审核员(人) 审核员(人) 实习
审核员(人) 合计
质量管理体系 13 80 30 123
环境管理体系 1 22 21 4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14 1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 20 1 22
3、目前公司人力资源满足认证业务的需求。
(六)公司财务状况及财务审计情况:
公司与所有客户都签订认证合同,公司的财务收入均来自客户按认证合同付给的认证费用。经审计, 2014年公司总收入1662万元,同比增长2.2 %;年度支出总计1560万元,同比增长-0.38%;利润总额102万元,同比增长103 %。
三、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情况
公司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为使命,坚持“公正、客观、科学、规范、诚信”的行为准则,遵守“责任认证、诚信认证”的基本原则,按照PDCA的过程管理模式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公司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已经纳入公司内控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审核过程流程图:
客户受理 评审 签订合同 审核方案策划 审核实施 审核案卷归档 专家组审定 问题处置 做出认证决定 公开发布信息
四、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一)遵守法律。
公司收集并随时更新与公司运营、认证活动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通过内部会议、局域网、宣传栏等形式向全员传达贯彻,并将有关要求纳入公司管理制度、程序,严格遵照执行,自觉履行法人和公民道德准则。
公司建立内控管理体系,形成了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现受理、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审核和做出认证决定等环节的相互分开。
公司反对不正当竞争和商业贿赂及欺诈行为。公司严格遵守限价规定,不搞低价竞争,不搞超出认可业务范围的变通认证,不搞咨询认证一条龙服务,公司进行市场开发或报价活动均与咨询机构没有关联。
公司设有兰州、杭州、泉州三个工作站。公司将其定位为仅从事市场开发信息的获取,无合同评审、签订合同及审核实施等职责。公司每年内审均包含三个工作站。本年度内通过过程检查和内审没有发现工作站存在违规问题。
公司对各获证组织发出了《开展确认审核活动通知函》,并请获证组织签署了《承诺书》。2014年CNAS及地方执法监督部门对公司多家获证方进行现场验证活动,获证组织均予以积极配合。验证结果总的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对提出的个别问题,公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了处理。
(二)规范运作。
公司对认证活动的业务管理、人员管理及认证风险识别和防范等均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并实施过程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公司建立了人员能力评价系统,从人员招聘,使用管理、考核评价等都做出规定。公司分析识别了认证活动来自内部、外部的风险,采取了必要的财务、资源、技术等措施。对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做到常抓不懈。
认证活动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是公司工作的重点。公司与获证组织建立了网络、电话、传真等有效沟通渠道。公司对认证受理、申请评审、审核过程控制和专家审定做出认证决定,严格按规程运作,确保认证活动的公正、规范和认证结论的客观真实和有效。
公司建立并有效实施对获证组织的监督措施,为获证组织持续满足认证要求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监督措施包括: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组织发生质量、环境、安全事故的信息,认证标准换版时给获证组织提供标准培训并督促更新体系文件,分区域进行客户回访,发现问题,提供支持。
(三)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认证人员行为的基本原则,也是认证结果取得社会信任的关键。公司方针中明确提出“诚信始终”。公司持续对员工进行教育,要求员工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行业自律要求,公平、公正、客观的开展认证活动。
公司在受理申请评审时严格控制:申请方各类法律证件齐全有效;转机构客户无违规行为;人数属实、组织机构和产品类别清晰,不超出认证业务范围。
公司在审核方案策划时确保审核组专业能力、审核时间满足要求,确保审核组成员与受审核方无利益关系。
公司要求审核组严格执行经审批的审核计划。多场所、临时现场的审核不得简化程序。要求审核组提供有可追溯性的审核记录和体现受审核方个性的审核报告。
公司坚持专家审定档案制度,审档专家不参与审核活动,与受审核方无利益关系。
获证组织对审核组反馈的信息显示,客户对公司的认证工作是满意的、认可的,未发生客户投诉。
(四)提升服务水平。
公司为改进和提升受审核方管理水平及保证认证有效性采取了多样化的服务活动,包括:
召开获证组织认证交流研讨会。年初公司组织召开了获证组织参加的认证交流研讨会,邀请行业协会领导到会指导。会议印发部分获证单位的经验介绍材料并做了大会发言。
公司为客户提供标准培训和内审员培训。本年度开办各类培训班43次,培训内审员2658人。培训班授课紧密联系工程建设行业特点讲授标准条款,使客户建立的管理体系与实际管理过程达到有机结合,克服两张皮现象,提升了客户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公司开展网上、电话等多形式的答疑。
(五)创新发展。
公司现已形成以工程建设行业为主的专业型认证机构。本年度创新的关注点为探索认证活动如何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组织的管理体系适应新的BIM设计手段和在网络系统上运行的研讨,以满足企业发展对认证的需求。
(六)环保节能减排。
公司要求审核员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环保节能减排”的法规、政策,针对公司认证活动的特点,积极运用认证技术开展环保和促进节能减排。
报告期内,公司调整了办公室布局,充分利用有限的活动空间,既满足了办公活动需要又没有增加物资投入。
公司提倡网络办公,减少用纸。审核技术方面,公司70%以上的审核员现场采用电子版记录方式审核,有效的利用纸张使用空间,消除空白区,减少了检查记录用纸。
公司不设公车,绝大部分员工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公司聘有卫生管理员,检查用电、用水情况,确保不浪费水、电。
报告期内公司使用的硒鼓、磨墨盒等固体废弃物都实施了以旧换新,没有造成污染。
公司防火设施齐全有效。办公室内禁烟,没有发生火灾等事故。
(七)员工权益
按国家《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规定,公司与专、兼职审核员、管理人员及技术专家等所有人员均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对符合要求的人员建立了社会保险。公司修定了《劳动工资标准》,建立了与岗位和绩效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及激励机制。 年内组织员工进行了一次体检。配备了适宜的办公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
公司为员工提供业务发展机会,鼓励员工扩展业务类型和专业能力范围,为考试合格者发布喜报,给予适当奖励。
报告期内,公司为审核员提供了2次继续教育培训,参与176人次。
(八)服务社会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自觉遵守所在地万寿路27号院(工业与信息化产业部大院)的诸如出入大院验证制度、自驾车停靠规定、安全防火、节假日安全等各项纪律。没有发生任何不利于社区建设的问题。
公司从资源和技术方面支持守护武警部队的文化建设,军民关系融洽。
五、结语
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处于初始阶段。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尚在探索阶段,如何把认证活动与履行社会责任融合在一起尚需进行研讨,履行社会责任措施和制度规定的制订健全尚需抓紧进行。
本报告反馈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
北京中设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10-68207521 传真:010-68207523
网址:
http://WWW.cdsc.org.cn